下載手機汽配人

中國汽車2006年2007年

作者: 汽配人網(wǎng) 發(fā)表于: 2006-12-13
  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始于2001年,其中2002年和2003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最為關鍵和迅速的兩年。在短短的五年中,中國汽車市場的汽車需求量連續(xù)邁過300萬、400萬和500萬三個臺階,年均增長率24.2%,遠遠高于全球汽車市場年均4.4%的增長幅度。 

  如果將中國汽車市場放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整體環(huán)境中來看,在全球汽車銷量中,中國所占的銷量份額從2001年的不足5%增長到2005年的8.6%。2005年,中國國產汽車銷售達到575.8萬輛,考慮到進出口因素,全年共銷售汽車575.2萬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消費國。 

  預計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總量將突破700萬輛,占全球汽車市場銷量的份額首次超過10%,自此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 

  相對于全球汽車市場每年不到5%的增長率,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最富活力和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就實質上說,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市場已經成為帶動世界汽車市場增長的引擎。從2005年全球汽車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亞太市場凈增量為137.9萬輛,對全球汽車市場增長貢獻率高達66.6%,其中,中國對于全球汽車市場的貢獻率達28.1%。 

  從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情況來看,乘用車市場(說明:本文中所述乘用車不含微型客車)的持續(xù)高速增長帶動了整體市場的持續(xù)攀升。2006年1~10月份,國內乘用車實現(xiàn)銷售337.4萬輛,預計全年乘用車市場的總體銷量將突破400萬輛。乘用車的高速增長,也使得2001~2006年乘用車年均增長率接近40%。 

  從商用車市場來看,在“十一五”計劃的帶動下,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高于往年,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對商用車的需求。  
  
  商用車市場在經歷2005年的下滑局面后呈現(xiàn)恢復性增長。預計2006年商用車(說明:本文中所述商用車包含微型客車)銷售有望突破280萬輛,整體商用車市場在2001年~2006年期間的年均增長率達11.7%。 

  此外,由于國內二三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逐漸啟動,微型客車產品在原本不太看好的情況下取得了較大增幅,2006年全年銷量有望接近90萬輛。 

  因此,從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層面看,2007年國內汽車市場在乘用車市場的強力推動下將直接跨越600萬輛的門檻,躍上700萬輛的臺階。這樣也使得去年年底熱炒的關于“中國汽車市場到底是全球第三還是全球第二”的命題顯得可笑并且毫無意義。 

  驅動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的兩大要素——競爭和消費者 

  客觀上,經過近五年的持續(xù)兩位數(shù)增長之后,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到底有多大是一個讓很多人回答起來沒有太多底氣和自信的命題。畢竟,中國各區(qū)域市場(二三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極度差異化、基礎設施的發(fā)展、能源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等一系列充滿極度變數(shù)影響因素使得對這個命題的回答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是就中短期(3~5年)來說,驅動并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兩點:競爭和消費者。競爭是驅動中國汽車市場內部整合和變革的動力,而消費者則是推動中國汽車市場向前發(fā)展的根本因素。通過分析這兩個主要因素,可以為我們洞察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始于外資汽車公司的進入。自1985年上海大眾成立至今,中國汽車工業(yè)先后經歷了多次合資高潮,截至2006年底,全球“6+3”汽車集團悉數(shù)進入中國,并依照沿江和沿海的布局在中國設立了眾多的合資汽車企業(yè)。中國汽車市場成為跨國汽車集團的最后一塊樂土。 

  尤其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也經歷了從寡頭壟斷到群雄并起的巨大轉變。伴隨著日韓系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上升,大眾集團也從原先占據(jù)中國乘用車市場半壁江山的高位上跌下神壇。就乘用車市場來看,排名前六的乘用車制造企業(yè)的市場集中度從2001年的73.0%下降到2005年的51.9%,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還帶來了新款車型投放力度的不斷加大。以轎車市場為例,中國轎車市場的車型數(shù)量從1998年的14款增加到2006年的131款之多。相關產品基本覆蓋全部細分市場。 
  自主品牌的異軍突起給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發(fā)展帶來了更多看點。以奇瑞、吉利、夏利、華晨為首的自主品牌企業(yè)在經歷了短暫的沉寂之后在2005年和2006年強力反彈,自主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總體份額從2004年最低點的17.2%上升到2006年的26.5%,兩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就具體企業(yè)來看,2006年1-10月份,奇瑞汽車以近23萬的銷量位居乘用車企業(yè)銷售排名前五位,同時進入前10名的企業(yè)還有一汽夏利和吉利汽車。 

  但是,從不同的細分市場來看,自主品牌在A0級(價格約一萬美元)及其以下的乘用車市場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在A級和B級市場,德系、日系和美系則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如何從A0級市場切入A級車市場以至最終占據(jù)B級車市場是自主品牌在未來幾年的主要關注問題。 

  消費者對國內汽車市場的影響源于個人收入增長所導致的私人汽車消費需求的增加。私人汽車消費占全部汽車消費的比例從2000年以前不到一半增加到2006年的75%。這一變化使得中國汽車產品消費結構,尤其是乘用車產品消費結構從原先的以大排量、高檔次、單一化的公商務用途車輛為主逐漸轉向小排量、中低檔、多樣化的家用轎車為主。不考慮2003年以前由于產品單一造成的細分市場集中,2003年以后,A級及其以下乘用車產品在乘用車市場所占份額明顯增增加,SUV產品在乘用車市場中所占比例也明顯提高。這一切,都預示著汽車開始真正進入中國的家庭生活。 

  就消費者本身來說,其自身的變化也是影響不同細分市場發(fā)展的重要動因。從用戶構成來看,首先是女性用戶增加所導致性別的變化,購買并使用汽車的女性用戶將從目前的20%左右的比例上升的30%左右;其次是消費者年齡結構的變化,主流汽車使用群體的平均年齡將從現(xiàn)在的35歲上下降低到30歲左右。 

  從購買行為方面分析,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擴大,具備車輛使用經驗消費者的比例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同時,二手車市場的規(guī)范也省得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選擇購買二手車;尤其是隨著中國金融體現(xiàn)的逐步放開和個人信用體系的逐步建議,消費者選擇汽車信貸購買汽車將逐步增加。而網(wǎng)絡、媒體和廣告的日漸發(fā)達也將促使消費者獲取相關汽車信息的渠道從傳統(tǒng)的口耳相傳轉變?yōu)槿轿坏闹鲃荧@取和互動感受。在影響消費者購買車輛的主要因素方面,日漸成熟的消費者在既定預算的情況下將更加關注汽車的性能、油耗和綜合使用費用。 

  從使用行為角度分析,燃油價格的不斷上升和城市交通的日益擁堵將使得消費者燃油支出和停車費用進一步增加,消費者也更傾向于購買小巧、輕便、低油耗的車型。但是在車輛更新時間上,以往一輛汽車持續(xù)使用8-10年的情況將不多見,5年左右換一次汽車是消費者的普遍期望,而最佳的更換方式,最好是通過置換的方式來處理舊車并購買新車。 

  上述有關消費者特征、購買行為和使用行為的變化又將反過來直接作用到汽車市場本身,乃至對各細分市場產生不同的影響。 

  當然,影響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fā)展的相關要素遠不止競爭和消費者這兩點。從短期來看,政策因素、新車投放、價格變動、汽車進出口等也將成為影響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2007年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汽車市場的中短期預測與2007年展望 

  根據(jù)新華信公司對未來市場的預測,2006年的增長態(tài)勢將會繼續(xù)保持到2007年,2007年汽車市場將繼續(xù)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長,特別是汽車金融業(yè)務經過兩年準備性的營業(yè)推廣和風險評估,預計將會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并拉動部分需求的釋放。同時,出口市場將繼續(xù)高速增長,預計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將有望突破800萬輛,并于2010年將達到1000萬輛左右的產銷規(guī)模。 

  從細分市場結構而言,2007年汽車市場的增長還將以乘用車市場的拉動為主,商用車市場依然小幅低速增長。從競爭上來看,2007年新車型投放仍然較為密集,自主品牌有望在A級車市場進一步獲得突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汽車價格依然延續(xù)過去幾年持續(xù)走低的態(tài)勢,但是降價幅度將小于2006年,存在較大降價空間的車型大多集中在B級車以上的車型。 

  和過去幾年相比,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還將呈現(xiàn)幾個與往年不同的增長態(tài)勢。中燃油價格的上升將促使微型和小型車市場將呈現(xiàn)快速增長態(tài)勢。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出口目的地國家將從中東、南美和非洲為主向歐州和北美滲透。汽車消費格局將發(fā)生明顯變化,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新車需求進入初步飽和階段,二手車交易量將很快超過新車交易量,二三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將凸現(xiàn)起重要性。汽車消費群將進一步多層化和多元化,這需要汽車廠商在新產品投放上更具針對性,以數(shù)據(jù)庫營銷為代表的精準營銷和定向營銷將成為促進汽車營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